公告»

新乐市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新乐市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第一部分

馆藏发展文献采选加工

一、前言

新乐市图书馆需要新乐市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创新提供知识保障与智力支持图书馆要推广全民阅读、传播先进文化与文明成果,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传播、研究和服务的公共文化机构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的基础,制定科学的馆藏发展政策,确保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系统、均衡入藏,使总馆与分馆馆藏协调发展。

  • 馆藏发展目标

(一)将新乐市图书馆建设成一个立足本地、以大众阅读为主、兼顾研究性需求的综合性图书馆,为新乐市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提供文献资源支撑

(二)精心打造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馆藏,形成以线装古籍和新乐市地方文献为优势项目,以人文社科和普及类、创新类科技文献为主要收藏范围的优质馆藏结构体系。

(三)促进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协调发展,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发展与整合,建设优质、合理、适用的地区性信息资源中心。

(四)以市图书馆为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和主要馆藏中心,各村级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室)分馆为远端场馆或服务分支,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构建网络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馆藏发展基本原则

(一)馆藏发展须根据本馆的服务职能、服务对象和服务区域的特点,既要采选对本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帮助的文献资源,还要全面兼顾社会大众在阅读与欣赏等方面的需求,做到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

(二)文献资源的采选工作要做到长期积累、计划补充、适时调整。对业已形成的馆藏中重点部分、特色部分(例如线装古籍和地方文献)和具有连续性的多卷集、报刊、电子数据库等文献资源,及时做好补缺工作,保证系统完整、全面稳定。

(三)馆藏发展根据我市农业产业结构和市民兴趣特点,较全面系统地收藏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图书,逐步建立起一个有特色的藏书结构体系。

(四)馆藏发展要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综合考虑文献的学术价值、使用价值、经费情况、书库容量、借阅厅室及各分馆读者的实际需求等因素以确定入藏品种和复本。

(五)注意电子文献和纸质文献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并且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逐步增加电子文献在整个馆藏中所占的比例。

(六) 图书馆支持学术自由的基本立场,不歧视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性别、不同政治观点的学术资源的收藏。

(七)图书馆尊重知识产权,杜绝盗版文献的收藏。

四、馆藏发展组织

(一)馆藏发展委员会

馆藏发展委员会是本馆馆藏发展的指导和咨询组织,由馆内具有中级馆员以上组成,由馆长和主管藏书建设的副馆长任正副委员会主任。负责指导、组织本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研究,制定或修正采访原则、规划、条例和经费预算,协调与文献资源建设有关的馆内部门、院系和其它图书馆的关系,督促有关业务活动的开展,以保证充分发挥文献资源建设系统的各项功能。

(二)馆藏发展工作相关部门

文献采访和典藏任务以及馆藏组织均由采编部承担;实体馆藏布局、管理、剔旧和保护由流通部承担;虚拟馆藏布局、管理和维护任务由技术部承担;馆藏评价由学科馆员承担。各部门和相应工作人员应积极合作,协调活动,并加强联系和调研工作。

(三)馆藏采选人员

采选人员必须还具备以下相关知识:

深入了解相应学科馆藏与其目标的完备程度、匹配程度和使用状况,根据现有的馆藏情况确定特定资源的采选力度。对馆藏丰富的资源必须避免出现过度冗余;要加强对馆藏不足的文献的采选;对一些价格昂贵的文献,一般应先考虑馆际合作或共享等其他获得方式。

五、文献采选一般原则

(一)质量标准

将文献资源的专业性、学术性、创造性甚至趣味性,将作者(编辑者)、出版社的权威性等综合因素作为文献质量的评价标准。

二)价格因素

决定采选的主要因素是出版物的自身价值和受读者欢迎程度,价格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但采选文献时在考虑其本身价格的同时,对前期采购费用和后期加工费用都要充分考虑,不具有资料性或观赏性且单价超过200元的普通高码洋图书,一般不予采选。

(三)复本标准

在经费正常的情况下,普通图书复本量1~3册、少儿图书复本量2~5册。工具书、外文原版书及百元以上中文图书原则上不备复本。中文图书采访必须要保证符合入藏条件的图书有足够的品种。随着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不断增加,中文图书的全开架借阅、各分馆读者量不断增加带来的阅读需求,中文图书采访的复本量可适度增加。

(四)同一种文献的版本选择标准

学术性期刊的采选实行电子版优先;图书仍以印刷型图书采购为主,加强电子图书的采购。原则上同一种文献不允许存在两种形式的版本。

六、文献采选方式

(一)购买

利用当年财政下拨的购书经费购买图书是我馆主要采选方式。每年按照购书经费的财政预算金额,区分文献的类型、载体、内容,制订具体的采选计划向上级主管机构申报。经上级部门批复后,通过以公开招标为主,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等方式为辅的政府采选方式实施采选。按馆藏发展政策所规定的采访范围、复本标准购买馆藏文献。

(二)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须从多方面获得各学科、各主题、各发行渠道、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以扩大文献选择的范围。对权威、常用、适用的文献信息报道应搜集齐全。同时,接受出版社、图书供应商提供的书目信息,搜集读者的荐购信息。为缩短新书出版到读者手中的时间距离,按需调整采选策略,以大型书展现场采选与网络平台征订相结合,利用图书订货会等出版信息比较齐全的机会扩大书目信息,并据此对馆藏信息进行查重,生成补购订单进行补购。还应根据相关部门及读者的建议,对一些热门图书进行复本数的补购等。此外,每年应定期到各图书供应商门市或书库现场采选最新图书。

(三)征集或接受捐赠

本馆接受国内外团体和个人捐赠的文献。受赠应建立专门的捐赠档案,列明捐赠者、捐赠品名及数量、价值。文献一经接受,其产权即归新乐市图书馆所有。

我馆征集的文献主要包括:个人藏书、机构藏书、政府出版物、方志家谱资料、文史照片、手稿及其它特藏文献和有价值的文献等。

凡接受属于入藏范围的受赠文献,均应办理捐赠手续、建立档案资料并回复赠书卡以示感谢。珍贵文献和价值较高、数量巨大的文献,应颁发荣誉证书或举行赠书仪式。一般受赠文献不设专架。

做好捐赠文献的复选工作。不入藏文献应尽可能转赠其他图书馆收藏,让其发挥应有效益。

(四)文献复制

为了 “合理使用”需要,可以通过复制方式保存本馆缺藏文献。

对于通过其它采选方式不能获得的本馆缺藏的各类文献,可采用复制的方法代替文献原件入藏。

通过复制补藏的文献主要限于保存本。

根据文献类型、保存时间等选择最优复制方式。对于利用率高的特色馆藏一般采取数字化扫描方式,限制在本馆局域网内使用。

(五)呈缴

建立健全省(市、县)内出版物的呈缴制度。以下为呈缴的范围:

本省(市、县)学者出版的各种图书;

本省(市、县)编辑出版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学术期刊;

本省(市、县)资助的学术会议或学术讲座资料;

(六)其它方式

七、各类型文献的选择

(一)中文图书

采选对象:主要为一些有各层次的通识读物等。具体选择标准见“文献采选标准”的相关规定。

复本标准:依照我馆的低复本标准,我馆中文图书的平均复本量小于3册,最高复本一般不超过3册,2册及以下为低复本。除图书本身价值外,用户的正当需求情况是确定复本的重要标准。

(二)期刊

优先订购跟人文社科类的相关期刊。

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的协调。逐渐减少同种期刊两种形式并存的状况,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严格控制复本订购。从经费合理使用的角度,每年必须重新审订新一年的期刊订购,尤其是要注意本馆的新增学科和专业的需求情况。

加强期刊利用情况统计,作为期刊年度增订和减订的依据。

(三)电子资源

电子资源的馆藏选择,与其他资源的选择一样,必须要用于本馆读者的学习和研究所需。

图书馆在印刷资源和电子资源上,应优先选择电子资源。要加强电子资源的信息评估,保证资源质量和稳定的用户群。

加强电子资源配套的硬件建设,保证电子资源的正常使用。

学科馆员要加强网络免费电子资源的收集和整合能力,便利该类资源的维护和使用。

(四)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指以磁性、光学材料为存储介质,通过专用设备视听其内容的非印刷型、非缩微制品型、非电子出版物型文献。包括录音带、唱片、激光唱盘、录像带、激光视盘、电影和幻灯片等。

视听资料采选必须符合我馆数字休闲、数字学习的建设方服务工作。

视听资料一般只采购一个复份。根据需要进行复制或数字化处理。

媒介选择上应以VCD、DVD为主。

、经费分配和文献资源占比

(一)经费来源

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为主要事业经费

(二)经费分配

根据历年经费计划和使用数据,以及本年度采访计划、馆藏点变动情况、馆藏利用调查和读者建议、各类型文献出版发行情况、涨价幅度和其它影响因素分配经费。经费额度使用按照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既要保证文献的系统发展,又要适当倾斜。

 

 

 

表一:不同类型文献经费分配比例

文献

图书资源

占比

备注

印刷文献和电子文献

73:27

注意有计划地加大电子文献的经费比例

图书与期刊

45:55

 均指印刷文献

 

 

表二:同类型文献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资源占比

文献类型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图书占比

备注

中文图书

65:35

计算机类占中文图书经费10%左右;艺术类作品不超过5%。

外文图书

5:95

订阅外文学习的基础性图书

中文期刊

60:40

尽可能订阅核心期刊。文学期刊、读书期刊品种较多

外文期刊

1:99

经费分配向日常英语倾斜

数据库

20:80

向重点学科和一次文献数据库倾斜

 

 

部分

馆藏建设与资源共享

一、馆藏组织与布局

(一)馆藏组织

馆藏组织是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馆藏组织及管理使图书馆更方便的利用馆藏。馆藏组织的基本原则:

动态性原则。要求馆藏组织的内部结构是动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应处于运动之中。馆藏组织还应当随着分馆增加所带来的读者量、读者类型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有所发展。

有序性原则。藏书组织内部结构的层次要求清楚,藏书的排列要有顺序,文献在各个环节的流动要有秩序。

整体性原则。要把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藏书,组成完整的藏书分布网,藏书机构设置要完备,藏书组织的流动环节与交接手续要求完整。

开放性原则。要求做到布局开放、文献开放、读者开放、流通方式开放与信息交流开放,使馆藏组织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二)馆藏布局

图书馆总馆与分馆共同组成馆藏体系。总馆所藏文献的理论性、专业性、学术性更强一些,分馆馆藏更加通俗、实用。

本馆以三线典藏制组织藏书。一线藏书为基藏书,收藏专业性、学术性强,具有历史保留价值的图书,基藏库、古籍库、报刊库(存有建国前报纸)和地方文献阅览室的文献资料,一线藏书是馆藏宝贵财富;二线藏书为总馆各借阅室藏书,收藏最新出版的、利用率较高、参考性较强的书刊;三线藏书为各分馆藏书,收藏复本多的、受众广泛的书刊。

二、馆藏流通与调配

(一)馆藏流通

总馆古籍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半开架管理;基本书库、分馆、现期期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采用开架管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行开放式借阅;并随着馆舍条件的改善,逐步走向开放式存取和通借通还的馆藏流通体制。

馆藏调配

本馆以三线典藏制组织藏书,一线所有藏书点以及二线的工具书阅览区的工具书直接从编目部接收新书;二线藏书点主要接受一线转来的藏书;一线、二线藏书点与三线藏书点的联系主要侧重于剔除书刊的回归。

本馆以“三线典藏制”组织藏书。所有图书分编完成后,一线藏书由采编部藏至基藏库或地方文献部;二线藏书外借部门从采编部接收,上架供读者利用;三线藏书一部分由采编部将复本调配至典藏部,一部分由辅导部统筹,与典藏部一起调配至分馆或服务点。

在外借与预约的过程中,读者需要使用一线藏书时,按照一定程序及时取出藏书提供给读者查阅(不外借),查阅完毕重新收藏到基藏库或地方文献阅览室。

多余的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工具书、专业文献要求提存,集中存放在密集书库,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储备用书。

定期开展藏书剔除工作,剔除馆内破损的、内容陈旧的、利用率低下的图书,使馆藏文献总量更科学、更具活力、更能满足读者需求。

三、馆藏保护与剔除

(一)馆藏清点

一线书库的清点周期为每年一次,二线书库的清点周期为每3年一次,三线闭架书库的清点周期为每5年清点一次。

普通印刷型文献的保护

1.加强读者、本馆工作人员藏书保护教育。

2.注意落实藏书的防火、防霉、防虫、防鼠、防尘与防光的保护措施。

3.及时修复损坏较重、又具有流通或保留价值的藏书,使用率较高的新书可以先行装订。

4.中文现刊根据出版频率半年或一年装订一次,装订时间选择在寒暑假。装订后的过刊运回原收藏点保存。

5.外文期刊每年暑假装订一次,装订后的过刊运回原收藏点保存。

(三)古籍和特藏保护

1.古籍书库必须设有较好的防潮设备或恒温恒湿系统,并注意书库的清洁和空气流通。

2.经常进行古籍书和古籍书库的防虫消毒工作,定期进行人工刷书。

3.各类保护设备要定期检查、维护,保持正常运行

4.开展古籍书的修补工作,尽可能保存古书原样。

5.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数字化保存和保护措施予以保存和利用。

(四)视听文献保护

减少环境因素对光盘保护层材料的老化作用,尽量减缓光、热、氧、酸、碱物质对保护层的影响和腐蚀。

 

1.正确使用光盘,减轻磨损,避免硬物划伤、碰伤;减少光盘的使用次数,以延长光盘寿命;拿取光盘时,只能接触光盘的内外沿,保持光盘盘面整洁,避免灰尘、油渍、汗渍污染光盘。

2.正确存放光盘。将光盘存放于光盘保护盒(袋、册)中,直立摆放,防止因挤压而变形。存放空间的温湿度和空气洁净度等技术指标要求要达到有关国家标准。

3.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光盘外观和读取存储内容,确保光盘的可检索性和可用性。

(五)馆藏剔旧

为了保证馆藏稳定协调发展,必须要对一些过时或破损图书进行剔旧处理,一线藏书每三年剔旧1次(主要是不再有参考价值的科技类图书),剔除图书进入二线书库;二线藏书半年剔旧1次(主要是外观破损、复本过多、利用率不高的图书),剔除图书报废或划归三线藏书;三线藏书视各馆情况而定。

符合下列条件的图书可以从提存书库中剔除:

缺乏学术性且过时的图书;

外观破损或装订很差的书刊;

多余的复本和旧版书;

低利用率书刊。

四、馆藏评价

馆藏评价就是对图书馆现有馆藏体系各方面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包括对馆藏数量、馆藏结构、馆藏本身的学术价值以及馆藏使用效果等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与总体评价。

(一)馆藏评价依据

根据文化部《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中有关“文献资源建设”各项要求开展馆藏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图书馆发展实际的、更高建设层次的馆藏评估指标体系。

(二)馆藏评价标准

1.馆藏数量

馆藏保障率。馆藏绝对规模应稳步增加,定期统计馆藏增加量、各类图书品种的年更新率、读者人均拥有书刊册数、年人均新增文献入藏量等。

读者满足率。要统计读者借阅文献占全部馆藏的比率。本馆藏书应满足读者70%以上的文献需求,其余部分通过馆际互借、资源共享来解决。

馆藏学科覆盖率。统计各类型文献、各学科或主题的文献、各文种文献的馆藏量(均区分品种数和复本数)及它们在馆藏文献总量中的占比。根据图书馆读者需求和经费的具体情况,对特色馆藏、基础类别、连续出版物收藏尽量补充,占有合理的覆盖率。长期积累和保持馆藏特色文献资源的连续性和完备性。 

2.馆藏信息知识含量

核心书刊为科学信息、知识含量大的书刊,是优先保障的基藏品种,应注意精选图书品种,使核心书刊的数量达到馆藏总量的25%~30%,同时兼顾畅销品种,增加读者需求量大的书刊复本量。

3.馆藏结构

类别结构:统计中图法各类藏书的比例,分析藏书的学科分布状况是否体现以人文社科图书为主的学科结构,是否形成藏书的地方特色。

等级结构:图书馆收藏的各学科、各类型文献所体现的层次与读者需求的文献类型、层次是否一致。

时间结构:主要考察新入藏文献的比例,近十年出版的藏书应超过总馆藏量的30%以上。

文献类型结构:主要考察图书与期刊的比例、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比例,以及它们与读者需求相符合的程度。 

4.藏书利用情况

藏书利用率高低是对馆藏质量、馆藏结构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应力争达到70%以上,让购书经费的使用物有所值。 

5.数据库建设和维护情况

馆藏数据库的覆盖面,自建数据库及正常维护更新情况,机读目录占馆藏目录比例需达到100%。 

6.通过馆际互借获得的文献资源情况

与其他图书情报单位签订馆际互借协议情况,年获取的文献数量,获得文献需要的时间,所付的费用等。 

(三)馆藏评价方法

1.书目核对法

将馆藏文献与重点出版社的年度出版新书进行核对,以检查

馆藏文献在品种、数量、语种及某些重要著作收藏方面的差异。这是考察本馆藏书对有关学科文献的覆盖率及核心书刊占有率的一种重要方法。

2.统计分析法

主要利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的各种统计功能对藏书进行分析和评价。馆藏绝对规模、各学科类目的馆藏数量、藏书增长量,以及与读者有关的藏书保障率、藏书利用率和滞架时限等,都可以用数量来描述,进而做出评价。

此外,还可采用请专家评价、利用读者调查评价,与类型、规模相近的图书馆比较评价等方法。

五、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

(一)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参与国家图书馆等全国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建设。通过构建数字资源共享门户,实现馆藏电子文献与石家庄市图书馆及分馆的馆际互通、地区性共享,提高文献保障率。

(二)积极参与国家图书馆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充分利用联合目录库进行联合编目、公共查询、馆际互借和协调采选。采访人员应持续与其他图书馆保持沟通和联系,与图书馆同仁交流工作心得,以便充分发挥我馆与上下游图书馆各自的优势。如在一些高码洋图书的选购上保持协调,如非特殊需要,市馆已选购的我馆可以放弃,以节省开支,保证购书经费用在刀刃上。

(三)完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制度,努力带动本市的馆际互借活动发展,切实起到地区性文献信息中心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合作藏书,避免重复购买。

六、附则

馆藏发展政策修订包括常规修订和非常规修订两种形式。一般以两年为一个常规修订期,必须进行全面修订工作。在常规修订期内,如果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改变,必须开展非常规修订工作。这些改变包括:a、图书馆流通管理体制或藏书布局发生重大改变;b、社会信息环境的发生重大变化。c、用户信息需求和使用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采访部门应根据本文件制订相应的《采访工作条例》和《中图法各类别藏书发展政策》文件。

 

第三部分

文献资源结构规定

一、经费分配和控制

(一) 经费来源

图书馆经费来源为主要事业经费

  • 经费分配

根据历年经费计划和使用数据,以及本年度采访计划、馆藏点变动情况、馆藏利用调查和读者建议、各类型文献出版发行情况、涨价幅度和其它影响因素分配经费。经费额度使用按照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既要保证文献的系统发展,又要适当倾斜。

表一:不同类型文献经费分配比例

文献

图书资源

占比

备注

印刷文献和电子文献

73:27

注意有计划地加大电子文献的经费比例

图书与期刊

45:55

 均指印刷文献

 

表二:同类型文献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资源占比

文献类型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图书占比

备注

中文图书

65:35

计算机类占中文图书经费10%左右;艺术类作品不超过5%

外文图书

5:95

订阅外文学习的基础性图书

中文期刊

60:40

尽可能订阅核心期刊。文学期刊、读书期刊品种较多

外文期刊

1:99

经费分配向日常英语倾斜

数据库

20:80

向重点学科和一次文献数据库倾斜

 

 总括财产账

【验收时间:2014-01-01~2021-12-31;分馆代码:XL | 新乐图书馆;】

(索书号)

种数

册数

单价和

A|马列主义

79

121

4733.58

B|哲 学

730

1529

197393.7

C|社科总论

104

179

10586

D|政治法律

343

726

22671.32

E|军 事

60

136

6416.09

F|经 济

200

336

14537.9

G|文科教体

980

2111

96464.2

H|语 言

607

1275

41461.7

I|文 学

8135

17266

659980.58

J|艺 术

437

1158

39589.3

K|历史地理

1477

3297

176642.61

N|自科总论

56

145

8387.5

O|数 理 化

83

164

5637.8

P|天文地球

152

406

11970.5

Q|生物科学

268

811

23347.3

R|医药卫生

421

572

32278.2

S|农业科学

387

476

9997.49

T|工业技术

263

630

25244.7

U|交通运输

14

36

1358

V|航空航天

22

73

2077.5

X|环境劳保

82

201

5302.5

Z|综合图书

233

431

36008.9

其它

8

13

756.5

合计

15140

32092

1432843.87

 

(三)经费控制

经费预算:采编部主任根据上一年经费使用情况制订当年的经费预算计划,作为当年经费使用的依据。

财务审批:超过200元的单套高码洋中文图书由主管副馆长审批;所有外文图书和中外文期刊订单都需由部主任审核、报主管副馆长审批;电子数据库订单需经部门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由主管副馆长审批。

二、各类型文献选择

(一)中文图书

藏书以中央一级、京津沪地区出版物为主,兼顾其他文化大省和重点高校知名出版社出版物。

1.全面收藏

新乐本地文史资料、人物著作及出版物,新乐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法令、决议等指示性文件和政治出版物。

2.重点收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传记以及回忆或研究型文献;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知识门类的基本著作、各学术流派的代表著作和反映学科最新进展的著作;各种应用类科普类读物、小说、历史传记和育儿养生等大众休闲读物;具有参考价值的检索类、综合性工具书;哲学、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医药卫生、电子信息、纺织工业、生活服务技术、农业技术、建筑、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类优秀读物和最新图书

3.复本标准

我馆中文图书的平均复本量约3册,少儿图书平均复本约5册。除图书本身价值外,读者的实际需求情况是确定复本量的重要标准。

(二)外文图书

1.藏书重点

以英文图书为主,主要为受众较广的综合性图书、参考工具书和文学艺术等类别图书。

2.复本标准

外文原版图书实行零复本标准,具有特殊收藏意义的除外。可通过赠书、交换等渠道获得的国外图书不应购买。对于国内版外文图书(含引进版权图书)可根据需要购买1~3册。 

(三)报纸期刊

优先订购国家级核心期刊,读者喜闻乐见的中央一级知名报刊,其它省、市、自治区报刊可精选收集。

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相协调,逐渐减少同种期刊两种形式并存的状况,避免资源重复配置。严格控制复本订购,从经费合理使用的角度,每年须重新审订下一年的期刊订购计划。

根据期刊利用情况统计,作为期刊年度增订和减订的依据。

(四)电子资源

电子资源的馆藏选择,与其他资源的选择一样,必须坚持针对性、适用性和系统性原则,根据内容质量和实际需要有选择地订购,避免重复。要加强电子资源的信息评估,保证资源质量和稳定的用户群。

(五)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指通过专用设备视听其内容的非印刷型、非缩微制品型、非电子出版物型文献,包括录音带、唱片、激光唱盘、录像带、激光视盘、电影和幻灯片等。

(六)特种图书

根据经费情况及读者需求,不定期购进盲文图书。我馆少儿部和盲人阅览室有选择地配备视听资料,一般选择具有知识价值和趣味性强的资料。除少儿和盲人视听资料,我馆原则上不购买其他视听资料,书刊自带的部分由专人分编处理供读者利用。

 

2022年8月24日 09:42